文化天地

第3页/总5页  |  每页2条/总10条  |  首页  |  上页  |  下页  |  尾页  转到第  页 
  • 祥云的演变和运用——从五福捧寿到流霞成彩

    发布时间:2012/9/13

           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,由祥云慨念设计的火炬,延伸出用祥云图案设计的运动服、彩旗、围巾、纪念品等等,一时祥云成为继中国龙、京剧、书法、青花之后,又一被世界广泛认知的中国形象元素。然而早在2004年,宫苑公司就开始用宫廷中的祥云元素,开发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产品。
     

    一. 五福捧寿
            故宫西六宫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院,院子一进门有一个影背,是一幅五福捧寿,大红色的衬底和斑斓层叠的祥云,彰显着祥瑞和喜庆。故宫宫苑天廷地会所开业时,将这幅彩绘喷图装裱在会所进门的正面,款步走进“天廷地”,“五福捧寿”巨幅影壁彩绘迎面而立,左右楷书大字楹联:“此处渐近天廷地,静心犹闻风雷声”,一种天地交融、天人合一的震撼油然而生。

    附图:《故宫影背五福捧寿》

           

            后来,为了更好的运用这个设计元素,我们对原图进行了修整,将长方的五福捧寿图变为正圆构图,设计了一套故宫宫苑皇家文化商务沙龙系列,以红色为基本色调,突出吉庆、祥瑞,加以其他宫廷辅助纹饰,“天廷地”字体采用中国书法,组合排列,苍劲有力,在版式设计上加以变化,形成产品设计系列化。该设计曾参加2005年“中国元素•中国平面设计国际巡回展”,并荣获二等奖。
            之后,我们又用“五福捧寿”做了多款产品包装设计,在一个时期,“五福捧寿”成为宫苑产品的标志。

    附图:《重新设计后的五福捧寿》

     

    二. 流云飞福
            任何一种设计元素都不是万能的,更不会一成不变。在用“五福捧寿”进行扇面设计时,我们遇到了新的问题。折扇扇面的形状已经固定,而“五福捧寿”的构图核心是五只蝙蝠环绕中心的“寿”字,要想不丢失原图寓意,又使画面不呆板,公司设计师进行了各种尝试,但都不理想,一时设计似乎走进了死胡同。
            俗话说:变则通,设计亦是如此。我们又一次在故宫的建筑上获得了灵感。故宫的殿内彩绘中大量使用了祥云和蝙蝠,称作“流云飞福”。因彩云祥和,“蝠”“福”同音,故取其天下祥和,多福多寿之寓意。受其启发,一通百通。构图上我们干脆放弃“五福捧寿”的核心,把祥云打散,随意组合,似行云流水,蝙蝠穿插其中,自由自在,画面无限延展,但保留“五福捧寿”的祥云元素和红色基调,中国传统文化中彰显的吉祥、喜庆的韵味不但没有丢失,反而更加强烈,用途也更加广泛。
            2007年,我们将“流云飞福”图案烧制在皇家普洱精品包装瓷盒上,采用皇宫中的流云飞蝠图案,色彩充分张扬中国红主基调,用“中国红”陶瓷制作精美内装礼盒,配以手工重彩如意形金属顶花,镶嵌琉璃阿那含果置顶,外包装盒同样用流云飞蝠加以变化演绎, 制作出“精品皇家普洱”。整套产品非常华美,充分体现祥瑞和祝福,彻底改变了以往普洱茶陈旧土气的形象,提高了普洱茶的身价,作为高档礼品受到市场追捧,并荣获第七届北京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都市包装类银奖。

     附图:《流云飞福》

    附图:《精品皇家普洱》

     

    三.流霞成彩
            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可以走向时尚?这是宫苑公司一直在努力探索的工作。从紫禁城的“五福捧寿”,到皇家的“流云飞福”,再到宫苑的“流霞成彩”,我们经历了更加大胆的创新,甚至是设计上的蜕变。
            “流霞成彩”一词取自嘉庆皇帝印章,语词源于汉杨雄《甘泉赋》:“吸青云之流霞兮,饮若木之露英。” 宫苑出品的“流霞呈彩”长丝巾,设计师充分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,而摒弃传统祥云的表象之形,做到云由心生,心随笔动,色彩流转,人动天随,创作出富有“祥云成霞,露英流彩,心愿符出”的中国传统文化寓意,又极具时代美感的皇家织造丝巾。

    附图:《流霞呈彩长丝巾》

    【本文完】

  • 二十一世纪的青铜时代——青铜器的创新之路

    发布时间:2012/9/5

    一. 青铜的灵魂
            青铜器在中国具有古老的历史,今天仿佛是历史的代言,沉重、古老、遥远,甚至悲壮苍凉。青铜器流传至今,大多是文物的翻版,多年来一成不变,仿、复制商品泛滥,无外乎制作工艺高下之分,别无其他。

            我们认为,青铜代表了荣誉、尊严、责任、诚信、力量,体现了阳刚之美。在躁动、盲目、物欲充沛而精神缺失的今天,更需要从青铜的精神中汲取养分,补充灵魂的缺失。
            于是我们提出,在青铜上进行创新,保留青铜的灵魂,改造它的躯壳,既让青铜的历史延续,又让历史焕发新的生命。

    附图:《故宫藏青铜鼎》

     

    二.借鉴和创新
            通过借鉴和创新,保留青铜器的灵魂,突出强化青铜器的局部和纹饰,弱化甚至改变青铜器的整体造型,赋予时代感和实用性。例如:设计师将青铜器编钟设计成CD架,不仅借其外形,还沿用其意;取青铜器上的羊首为烟缸所用,既美观又实用;将折觥改造成红酒架;象鼻尊设计成杂物架。
            在实用功能方面,设计师对每件产品都考虑得非常仔细。例如:青铜名片架的设计,将名片的固定方式很巧妙地卡扣在器物的一条侧边上,高度和横向的抽取方式都很方便。烟缸的造型设计为梯形,口小底大,即使烟缸高度较矮,烟灰也不会轻易的被风吹散。CD架的每一个碟片开口的角度都适合CD盘的插放,盘片放满后形成阶梯式的高矮层次,便于随时拿取。这种设计将时尚用品和传统器物相结合,使人耳目一新。

    附图:《青铜CD架设计图》

     

    三.工艺创新
            由于改变了青铜器的原有造型,传统的浇铸方法无法完成,同时铜液流动性的好坏也会导致金属与模具结合的紧密度,直接影响纹饰的精致程度。因此,我们对传统青铜原料的配比做了相应的调整,同时,要求工厂在制作工艺上进行改造,由传统青铜器单纯的陶范模块,改进为内外陶范模块,结合石膏、硅胶三种雕模方法。另外在浇铸位置、浇铸方式上也进行了改进,根据青铜器的不同器型,重新设计浇冒口。这样既保留了青铜的装饰设计,同时能够批量化生产,成品率比传统的青铜浇筑方法有所提高,在材料的创新性上也是一个成功的尝试。

    附图:《青铜名片架设计图》

     

    附图:《青铜烟灰缸设计图》

     

    四.在使用中欣赏
            《青铜风》系列产品创作出名片架、CD架、烟缸、文具架、红酒架等,改变了仿古青铜器只是摆件的局限。经过创新设计,既保留了青铜原有的风范,又赋予其新的功能,将其带入现代家居、办公用品、日常实用品等领域,使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,仍能欣赏到古老青铜的神韵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,体会使用者的尊贵。

    附图:《青铜风整体效果图》

    【本文完】

第3页/总5页  |  每页2条/总10条  |  首页  |  上页  |  下页  |  尾页  转到第  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