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廷御赏·中秋月饼

宫廷御赏·中秋月饼

规格:铁    盒  87mm×87mm×210mm

            包装盒  25cm×12.5cm×23cm

            手提袋  27cm×14cm×27cm

材质:马口铁四色印刷/3D浮雕、进口瓦楞纸、进口牛皮纸

 

故宫藏余穉《花鸟图》

    余穉是清代宫廷画师,善画花鸟,曾为乾隆皇帝绘制《花鸟图册》,分别绘玉兰、桃花、百合花、牡丹等,花枝上点画画眉、山雀、绶带等鸟虫,造型准确,栩栩如生。下方款署:“臣余穉恭画”,现藏于故宫博物院。

    “宫廷御赏•中秋月饼”精选四幅余穉“花鸟图”为设计蓝本,根据铁盒器型调整画面布局,并将颜色进行了加工处理,使其更加艳丽丰满,突出明快的主题气氛。

 

稀世珍宝《中秋帖》

    《中秋帖》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,传为王献之所书,清乾隆时被收入宫廷,与王羲之的《快雪时晴帖》,王珣的《伯远帖》合称“三希”,意希世珍宝,乾隆遂以“三希堂”为御书房名。《中秋帖》和《伯远帖》曾一度流失海外,后经周总理批示,终使“二希”回归,现藏于故宫博物院。
     “宫廷御赏•中秋月饼”外包装盒装裱《中秋帖》,融书法之形与佳节之意于一体。

 

宫中贡品——皇家赏赐

        中秋之时,夜幕降临紫禁城,皇帝率领嫔妃,前往月坛拜祭月神。

    据《清史稿》记载,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过中秋节要举行月供活动。在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院内摆月供时,有各色供品二十八种。祭月完后,赏宫内众人,随往山庄的皇后、贵妃、阿哥等,每位亦伺候月饼一盘。

 

京城南味第一家——稻香村

    史料记载:乾隆皇帝下江南于苏州品食稻香村糕点后,赞叹食中隽品,美味不可多得,当即御题稻香村匾额,而名扬天下。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(清光绪21年),由苏州稻香村的伙计来北京开的前店后厂,前身名为稻香村南货店,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第一家。

 

 

 环保理念

    “宫廷御赏•中秋月饼”改变以往华丽的设计风格,摈弃豪华包装,外包装采用瓦楞纸盒,但别出心裁的在纸盒两面各开一个方框,可以直接观赏到铁盒上精美的画面,做到简约不简陋,既反映公司的设计创新能力,亦体现一个公司的社会责任。

 

精致工艺

    “宫廷御赏•中秋月饼”主体材质是马口铁,在铁皮四色印刷的基础上,采用高精度的钢模雕刻工艺,整体画面做了大面积的凹凸立体处理,更好地体现艺术效果。

 

注重细节

    设计以人为本体现在产品细节上。“宫廷御赏•中秋月饼”的创新之处在于改变月饼固有的放置方法,铁盒为长方型立式设计,不但保留了画面的美观,还有效减少了放置空间。为便于拿取盒内月饼,在铁盒内又增加了一层内包装。